共情是一种能够理解、分享他人感受及情感的能力,而对于疼痛的共情在于促进亲社会行为,抑制攻击性行为,提供社会发展的道德规范,对于发动和团结民众对抗灾害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。目前,虽然已经有较多文献证实了疼痛共情的存在,但关于疼痛共情产生和发展的神经机制却尚不清楚,调控疼痛共情的分子机制也未曾报道。
针对以上问题,本研究团队建立了一个新的小鼠慢性疼痛共情模型:对成年小鼠左腿建立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后,将它与同窝的观察者小鼠放置在中间有透明隔板的观察箱内。同窝观察者小鼠在第一次观察后即出现了后足的痛敏现象,非同窝的陌生观察者小鼠在连续观察2周以上才逐渐出现了后足的痛敏。本团队通过FOScreER::Ai9小鼠筛查了脑内FOS蛋白在熟悉/陌生观察者小鼠之间表达模式的差异,发现右侧岛叶(IC)和右侧杏仁核基底外侧部(BLA)的F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差异最大。而作为痛觉信息传入的关键门户—脊髓背角的FOS阳性神经元在产生疼痛共情的小鼠中并没有明显增加,进一步证实了疼痛共情的发生机制可能在于高位脑组织的改变,而与脊髓等低位脑结构无关。结合神经示踪、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及光/化学遗传学,本团队确定了IC-BLA增强的谷氨酸能投射通路与疼痛共情的产生和调控关系密切,找到了IC-BLA通路调控共情痛的关键分子Synaptotagmin 2和RIM3,发现抑制向BLA投射的IC内谷氨酸能神经元活性,或者条件性凋亡BLA内通路后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均能够显著缓解同窝小鼠的共情痛。而增强这条通路的活性,或条件性凋亡BLA内通路后的GABA能神经元则会加剧共情痛的发生和维持。这些结果表明,前扣带回皮层(ACC)更有可能与疼痛共情的形成和诱导有关,而IC在疼痛共情的形成和巩固阶段均发挥重要作用。
作为群体性动物,人类共情能力的高低会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,共情缺陷与过度都是不可取的。本研究团队首次在突触水平深入研究了疼痛共情的环路效应,并首次发现了两个调控疼痛共情的关键突触信号分子。该工作对于人们理解疼痛共情的神经机制有重要意义。
以上研究结果以《岛叶皮层到基底外侧杏仁核的谷氨酸能突触传递编码痛共情》(Glutamatergic synapses from the insular cortex to the basolateral amygdala encode observational pain)为题发表在2022年4月19日《神经元》(Neuron)上,空军军医大学张明明副教授为第一作者,西安交大前沿院卓敏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。卓敏教授团队博士毕业生陈麒羽、周兆祥参与研究工作。
全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neuron.2022.03.030